近日,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牟成文教授应邀在新疆政法学院作《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重大问题》专题讲座。
牟成文教授分享了自己大学时代勤奋耕读马理论经典著作的青春岁月,并寄语马院学子,通过阅读大量经典著作,与古今先贤与智者进行时空对话,碰撞思想智慧。他以目前学术界流行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根基的三种观点(实践观、历史观、群众观)为理论切入点,结合自己多年来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重点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根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什么来统括的?”“马克思法哲学是‘虎头蛇尾’的理论吗?”“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等四大主题进行深入剖析论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根基是什么?”部分,牟教授引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内容,并以此为视角,分别深度剖析了“实践论”“历史观”“整体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理论根基存在的理论基础。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基在“群众观”之上,而且马克思在“群众”概念上与他以前的哲学有着根本区别,“群众原则”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立足点,这个观点既有“外在线索”,也有“内在线索”。“科学、哲学、宗教在黑格尔之前是搅和在一起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由什么来统括的?”部分,牟教授在阐述并剖析英国哲学家罗素、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及在此之前的哲学家们对三个问题的基本观点基础上,深度解读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存在的现实价值与时空意义。他认为,马克思自始自终要建构的“总理论”都并非是马克思主义,而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武装无产阶级进而解放全人类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理论体系传统意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是相互交叉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体两翼”。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部分,牟成文教授更是以“阿图尔·考夫曼对马克思法哲学的质疑”之问,提出了很多富于建设性和前瞻性的思考,并得出结论。他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在历史洪流中,我们都要坚守追求真理,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中寻找“马克思主义的法哲学”。此次讲座紧扣当今马理论研究领域的重大难点与热点话题,既有对当今学界马理论研究热点问题的深度剖析,也是对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的最有力理论探索与现实回应。牟成文教授以深厚的学术素养和马理论研究者的严谨细致,将经典生动的学术与学术热点融合起来,与时俱进,注重说理,让讲座充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辨色彩,增强了讲座的趣味性、学术性、时代感,引起广大师生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思想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