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中心动态

勤勉敬业存硕果,德艺双馨留风范——缅怀李会滨教授

来源: 日期:2023-03-10点击: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笔耕不断谱华章。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科学社会主义”这门学科在我国迅速重建和发展起来。在这片新辟的理论领域中,李会滨教授勤奋探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我国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要以教科书作为基础和支撑。华中师范大学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较早发起设立科社学科的单位之一,为了更好的推动科社学科发展,在高原先生的带领下,华中师范大学科社所较早开始编写科学社会主义教材,李会滨教授是组织参与编写科社教材的重要力量。为了编写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李会滨教授在深入钻研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理论的基础上,执笔完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和有关问题》一文,该文以“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室”署名刊发于《华中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这是当时国内探讨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和体系较早的一篇论文。文中的观点特别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的表述和论证为后来国内多数同类教科书所采用。19812月,由高原先生主编,李会滨教授作为主要执笔人和统稿人的《科学社会主义》一书出版,随后原国家教委高教一司组织专家评审确定为全国高校文科教材。


以后他又多次主持修订再版。该书先后修订再版六次,发行100多万册。被誉为国内最有权威的教科书之一,荣获原国家教委首批优秀教材一等奖。


李会滨教授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注重坚持、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回答现实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发表了《论普遍贫穷的假社会主义的欺骗性和反动性》《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用科学的态度看待革命理论》 等正本清源的文章。他从理论、历史、现实的结合上对“四人帮”鼓吹的穷社会主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指出这种穷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是根本不相容的;同18世纪以摩莱里、马布利为代表的“苦修苦炼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也有着天壤之别,而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批判的封建社会主义倒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不同意那种用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剪裁现实,认为当今中国社会仍处于“过渡时期”的观点,也不赞成有人把现实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东西如无产阶级专政塞进马克思设想中去的作法。他强调要用科学的态度看待马克思主义,立足现实,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李会滨教授注重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起来研究。他撰文指出:“在当代中国,研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科学社会主义学科也只有在这种研究中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和新的发展。” 以此为导向,他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对社会主义改革,初级阶段阶级阶层结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划分、特征和本质,精神文明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不乏创新见解。《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江汉论坛》等多家报刊刊登或转载有关成果。他主编、合著和撰写的 《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中国社会主义10论》等著作,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中国实际出发,多方面多角度探讨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苏东剧变后,李会滨教授把较多的精力放在研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形势特点和总结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上面。他先后发表了 《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必将从低谷走上复兴之路》《社会主义史上的三次飞跃》《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前景瞻望》《社会主义制度在东方兴起的历史必然性》等一批有份量有深度有创见的学术论文,对于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等重大现实问题作出了具有较强说服力的回答。在此基础上,他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规划项目的最终成果:《社会主义:20世纪的回顾与前瞻》一书。


该书出版后,受到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的好评,认为这是“一部回顾和展望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力作”,“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在同类著作中称得上是佼佼者”。该著获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光明日报》2001927日刊载的《第八届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入选作品简介》其中对《回顾与前瞻》一书评介为“全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社会主义的理论、运动、制度和模式等层面回顾了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总结了社会主义胜利与挫折的经验教训,展望了世纪社会主义发展前景,并抓住人们比较关心的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认为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在国内同类著作中是一部比较凝重翔实的作品。”


21世纪初,李会滨教授又牵头主持了学校211项目 “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理论与实践研究”,虽然项目启动不久,李会滨教授就因病住院,但是他一直牵挂着项目进展,我每次到医院探视,李老师问得最多的就是项目进展如何,出版社联系好了没有,出版合同签了没有。身体稍有好转,李老师就动笔写丛书的总论,直到去世前仍然念念不忘这一项目的研究。李老师去世以后,课题组谨记李老师的遗愿,最终于2008年完成了项目,其最终成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历史、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的历史、理论与实践》和《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等五卷本图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牢记使命,矢志不渝,凛然正气捍真理


李会滨教授不仅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且还具有强烈的宣传、捍卫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因为是国内知名的社会主义研究专家,李会滨教授多次应邀赴俄罗斯、美国等地参加国际社会主义学术会议。他把国际学术会议当作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好机会。199662123日,“民主和社会主义学者国际协会”第五届年会在莫斯科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法国、英国、古巴、希腊、奥地利、日本等21个国家的39名学者及俄罗斯的50余名学者与会。中国学者是首次参加这个国际社会主义学者会议,受到会议组织者的欢迎与各国学者的关注。李会滨教授在大会上作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专题发言。他指出:“在当今世界上有两种不同社会革命:一种革命是社会制度的变革,即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变革;一种革命是社会主义体制的变革,即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这两种变革,在革命的任务、对象、方式上是完全不同的。”他着重论述了中国现代史上两次伟大的革命。指出:“第一次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第二次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两种革命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都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它们相互衔接但不能相互替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是社会进化的直接动力;在我国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改革是社会进化的直接动力。既不能用改革替代革命,也不能用革命替代改革。”李会滨教授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所作的阐发,受到与会学者的欢迎和高度评价。会议的组织者布兹加林教授指出:“中国学者首次参加会议,是本次会议最大的荣幸和成功。中国学者的发言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意义,提出了许多具有新意的重要思想,这表明中国在当代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中,确实走在世界的前列。”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沃耶伊科夫教授指出:“中国学者的发言,使我们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有了较全面、客观的了解。中国的经验启示了我们,让我们知道俄国需要做什么。”


2000年社会主义学者会议”于331日—42日在美国纽约召开。李会滨教授再次应邀出席会议。在会上他作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的专题发言,他满怀激情地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的土壤之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在一个东方大国实践中的胜利,必将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产生深远的影响。”“各国人民走自己的路,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世界社会主义光辉灿烂的未来。”他的发言受到与会学者重视,不时赢得热烈的掌声。


李会滨教授在参加国际社会主义学术会议时,对极少数人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诘难和恶意攻击,总会作出有理、有据、有节的批驳。在1996年莫斯科社会主义学者大会上,英国一托派组织“社会主义小组”的一位女士指名道姓地攻击中国,说中国没有民主,没有人权,中国现在搞的社会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土义,而是“极权主义”。李会滨教授代表中国学者作了即席发言,义正词严地驳斥了英国女士的攻击。李会滨教授指出:“刚才那位英国女士的发言,同西方敌对势力的反华腔调如出一辙。在今天这个讨论社会主义问题的严肃的国际学术会议上,竟然听到对中国社会主义的无理攻击,实在令人惊讶。”他明确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虽然还处在它的初级阶段,但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享受民主权利的广泛性、真实性,是西方国家无法比拟的。如果不信,不妨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事实胜于雄辩。”他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是骂不倒的,中国人民有信心、有决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李会滨教授的发言赢得本次会议最热烈的一次长时间的掌声。不少外国学者与李会滨教授及中国学者握手,表示支持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谴责少数人的挑衅。


虚怀若谷,甘为人梯,开拓创业结硕果


李会滨教授是我校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现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第二任所长,也是我校首批国家重点学科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学科带头人。


在所长岗位上,李会滨教授努力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术团队,推动学科发展。特别是为了促进年轻人的成长,李老师积极争取各类项目和课题,放手让青年教师进行研究,而自己仅仅充当指导者和把关者,让学术团队在合作攻关中迅速成长。在这种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中,一批中青年学者迅速成长起来,有的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学者和专家。


李会滨教授鼓励学术团队大胆创新,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促进学科发展。在学科建设中,李老师从来不限制学术团队中每个人的研究领域和方向,而是积极鼓励大家围绕学科发展大胆创新,努力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正是在这种氛围中,科社所学科迅速发展,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宽,由一个二级学科迅速发展为政治学一级学科。


李会滨教授还注重以项目为纽带,充分整合学校相关学术力量,通过集体攻关促进学校相关学科学术力量的成长和学科的发展,比如他主持的国家“九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科学社会主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就吸收了校内外10余个教学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和全所绝大多数研究生合作攻关。


李老师以自己德高望重的人格魅力,凝聚人心,形成“团结合作、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的团队精神,使我校科学社会主义学科与时俱进迅速发展。正是李老师留下的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激励着后辈将其精神发扬光大,进一步推动了事业发展,使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从过去仅有的1个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博士点,发展到今天的由多个二级学科博士和硕士点组成的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获得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级重点学科。


呕心沥血,匠心育人,桃李芬芳遍天下


李会滨教授注重塑造“包容、合作、共享”的学术精神以及宽松、和谐、奋进的学术氛围,从不束缚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虽然他放手让学生们学习自己需要的东西,但对他们提出的观点的论证却是严以把关,决不放松;虽然学科中理论性的内容十分枯燥,却让弟子们出了很多成果。他提倡以研究项目为依托,吸收研究生参与项目研究,让研究生在团队中培养合作意识和独立的科研能力,逐步实现学术观点、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李老师提倡并实践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十分重视对学生品格和道德的培养。在每年科社所的新生开学典礼上,他都会给学生做一次“人品与学问”的演讲,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他坚持把“方向正确、人品高尚、学风严谨、勇于创新”的“十六字方针”作为培养研究生的目标模式。要求本专业研究生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导向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要求研究生树立严谨求实的学风,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研究生把做学问和做人相结合,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在研究方法上,李老师讲求“理论联系实际”。他坚持博士生以自学为主、培养能力为本的指导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社会调查、课堂讲授与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博士生的学习、科研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在培养研究生方式上,他坚持把研讨会作为教学的基本形式。在研讨过程中,他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展开争鸣。他还提倡和欢迎学生对自己授课中的理论观点进行质疑,师生共同切磋,教学相长。从而有形成民主、平等、团结、宽松的学术环境,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正是这种独具匠心、呕心沥血的教书育人理念和方式,使得李老师生前教书育人成就显著。他指导的学生有许多人成为高等院校、党校、军事院校的教学、科研骨干,也有不少人在党政部门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在他指导的研究生中,一人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二人博士论文获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多人分别被评为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还有一些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多人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李老师呕心沥血,独具匠心的育人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认可,1993年李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授,并被授予全国优秀教授奖章。2004年李老师被评为华中师范大学“三育人”标兵。


学高身正,宽厚儒雅,德艺双馨存风范


李会滨教授不仅是学科带头人和著名专家,更是一个有着高尚情操和崇高品格的人。他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他所热爱的学术事业,胸怀宽广,勤勤恳恳,谦虚谨慎,淡泊名利,尊重他人,提携后学。用高尚的人格力量影响着学生、后辈和认识他的人。


李老师一生光明磊落,不计个人得失。对事业兢兢业业,对自己严格要求,对人宽厚仁慈,对学生更是像一位慈善的父亲。学生们在谈到李老师时,用得最多的是“德高望重”、“儒雅”、“极富人格魅力”等词。李老师指导的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后记中都会谈到李老师的道德文章和为人治学让自己受益匪浅,都会用“师德高尚”来形容李老师,都会念念不忘老师无论是思想上、学业上还是生活上对自己的教诲和关怀。


我有幸师从李老师完成博士研究生的学业,也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李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激励。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家中变故不断,而且每一次变故都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伤痛,久久无法抚平,其直接后果就是学业上的耽误。李老师不仅宽容我学位论文的一拖再拖,而且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帮助我渡过了难关。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李老师和他的夫人孙老师总是给我慈父慈母般的关爱,使我疲惫不堪的身心如一叶小舟在经历了惊涛骇浪之后找到了一个宁静的港湾,重新恢复活力,鼓起勇气去面对困难。可以说如果没有李老师的关怀和支持,我无法完成博士研究生的学业,人生轨迹也许会因此而改变!师从李老师使我有幸切身感受他大度、宽容、无私、淡泊名利的人格,感受他严谨、求实、与时俱进的治学风格,这将使我受益终生。


不仅是李老师带的学生如此,只要是接触过李老师的人都会折服于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有一位科社所毕业的博士认为李老师对学生的呵护用“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来形容,李老师当之无愧!在纪念李老师去世一周年的学术研讨会上,李老师生前好友,我国知名的社会主义研究专家中共中央党校的赵曜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靳辉明教授、国家行政学院徐鸿武教授在发言中都认为李老师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德艺双馨。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李老师不仅是经师,更是人师!我很庆幸在我人生的关键时刻遇到了先生这样的好老师。虽然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但他留给我们很多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这是我们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



作者:王建国(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社会主义研究》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