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中心动态

荐文|牟成文: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指引和实践伟力

来源: 日期:2023-12-28点击:

编者按:


本文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新阶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研究”(21ZDA125)     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一重大议题提出了系列新论断、新认识、新命题、新理念,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际有机结合的必然产物;科学回答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关的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为进一步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提供科学理论指引;科学部署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为进一步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提供强大行动指南。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指引;实践伟力;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


文化建设工作的好坏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正式提出并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达到新阶段新境界的标志。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意蕴非常深远,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与高度凝练,在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史上必然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推向历史高度、时代高度和本质高度,为进一步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提供科学理论指引和强大行动指南。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际有机结合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以唯物史观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文化理论,是以追求人的根本解放为基本旨趣的文化理论,是以建构自由人的联合体为理想蓝图的文化理论。简而言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科学指导的文化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就其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还没有哪一种思想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还没有哪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对人类、对社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社会实践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依然具有巨大真理威力和强大生命力。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已发生巨大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今天依然处在马克思所指明的时代。这就决定,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必然具有毋庸置疑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必然具有无可替代的影响力和传播面。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本质特征首先决定于“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来临,意味着自近代以来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正在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展新的途径,使得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具有全新选择,为人类解决自身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新时代无疑标志着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时代的到来,一个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代的到来,一个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时代的到来,一个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时代的到来,一个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时代的到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本质特征还决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新时代的独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即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作出科学判断是基于如下事实。一方面,我国于2020年顺利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变得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在很多方面步入世界前列,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却日益突显,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样一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实际也必然是双重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一重大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认识、新命题、新理念。2013年,就加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和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提高国家软实力等方面进行专门论述。2014年,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等方面进行专门论述。2015年,就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以及坚持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等方面进行专门论述。2016年,就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影响力、建设网络良好生态的作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倡高度的文化自信、注重家教家风等方面进行专门论述。2017年,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等方面进行专门论述。2018年,就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等方面进行专门论述。2019年,就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发扬“五四精神”不负伟大时代等方面进行专门论述。2020年,就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等方面进行专门论述。2021年,就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专门论述。2022年,就中国式现代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间的逻辑关联、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等方面进行专门论述。2023年,就“第二个结合”、着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注重从人民群众创造中汲取创新智慧等方面进行专门论述。这些必然构成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必然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涵。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回答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关的系列重大问题,为进一步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提供科学理论指引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要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如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科学回答。这为进一步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

什么是文化?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文化是软实力;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文化是灵魂;对于具体的个人而言,文化是精神财富、是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32只有具备了上述要件,人民才会有信仰,国家才会有力量,民族才会有希望。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于一身以及由此所展现出来的一种文化样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流淌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内蕴着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笃实践等独特含义。中华传统美德必然构成中华文化的精髓,必然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样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年代所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八一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解放精神,在抗美援朝中所形成的云山精神、长津湖精神、马良山精神、上甘岭精神、金城精神,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所形成的创业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在改革时期所形成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必然构成革命文化的精髓,必然成为革命文化的核心所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样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决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是融入了革命文化精髓与现代科学民主精神的文化,是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然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由此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来”;革命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革命精神,由此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原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根本任务来对待,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由此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是在此基础上得以形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32

为什么要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国家层面来看,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能生生不息且长治久安,能得到世人尊重,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更是一个综合实力问题。国家综合实力,不仅包括物质硬实力,即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安全实力等,而且包括文化软实力,即崇高的精神信仰、良好的国民素质、同欲的价值理念、一致的理想追求等。精神信仰是特定的人或者共同体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所确立起来的目标指向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文化力量。国民素质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多个方面,具体而言,即三类九种。“三类”是指自然、心理、社会方面;“九种”是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抗压素质等。价值理念是特定的人或者共同体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确立起来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总和。理想追求是特定的人或者共同体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确立起来的一整套方向目标体系。在此需指出的是,理想追求与精神信仰之间具有相似性,但也存在明显区别,前者侧重外在,后者侧重内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2]160从民族层面来看,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也必然是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所在。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及其影响是否强大,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该民族所具有的核心价值观之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辐射力等是否强大。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有效整合民族意识、提振民族精神、培育团结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2]171从个人层面来看,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培育和弘扬同心同德与团结奋进的时代精神的迫切需要。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而且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起来的理想信念,也必然承载着我们“每个人”与“所有人”的美好愿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体人民一起努力,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169

如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国家层面来看,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这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根脉,也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精神标识。要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机、呈现新样态,就必须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彰显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生命力,就必须坚持古今互通、东西互鉴的文化理念,将富有永恒魅力、当代价值的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二是要努力发扬革命文化的文化精神。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样态,凝结着党的初心使命,彰显着党的崇高品质,赓续着党的革命基因,见证着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史诗。因此,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深度阐释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三是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观念。毋庸置疑,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此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已反复证明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是成功的。因此,要加强提炼和阐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观念,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四是要努力弘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人民在新的考验和挑战中创造光明未来的时代,也是中国人民拼搏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2]32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植根于新时代新征程。新时代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应当面向亿万人民的伟大实践活动,面向伟大时代给予的精神母题,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从民族层面来看,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培养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为视野、自觉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实践自觉。三是要充分发挥教育强国、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四是要广泛开展榜样教育活动,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弘扬榜样力量、英雄事迹,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五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时代新风,重视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从个人层面来看,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勤学,要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部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为进一步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提供强大行动指南

实践创新是文化建设的一个关键引擎。实践创新必然需要具备专门人才,必然需要确立基本指向,必然需要确定基本原则,必然需要采用合理路径,等等。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新时代的实践创新需要具备的专门人才、确立的基本指向、确定的基本原则、采用的合理路径等作出科学部署。这些必然为进一步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提供强大行动指南。

建设强大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为实践创新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总的说来,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在世界上均排前列,但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相称。尤其在学科体系方面,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虽已基本确立,但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一些学科设置同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学科体系不够健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比较薄弱,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对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现状进行深刻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有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明确规划。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在建设实践中展现如下特点。一是继承性和民族性。为此,就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尤其要把握好“三大资源”: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要在立足既有学术资源的基础之上,充分吸收世界各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积极成果,在两者的有机融通中聚焦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二是原创性和时代性。创新是理论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源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历史的演进、社会的变革、实践的深化所提出的新问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进行解答。这些新问题有的可以凭借老经验、老办法应对和解决,有的是老经验、老办法不能应对和解决的。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想要有效回应时代关切,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的提出与运用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系统性和专业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纵深和文明成就,体现着中国的国家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应当在领域研究与学科建设上充分体现系统性与专业性。在领域研究方面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领域,在学科建设方面囊括传统、新兴、前沿、交叉、冷门等学科,扎实推进三大体系的建设和创新,以系统合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未来图景应该是这样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将秉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理念,建设带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实践创新的基本指向决定文化建设的基本指向。实践创新的基本指向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3]314。习近平总书记以“文艺”为例对此进行具体说明:“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3]314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繁荣昌盛;只有满足人民需要、反映人民诉求、顺应人民心声,才能充满活力。文艺要热爱人民,要对人民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所建树,就要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就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就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一部好的文艺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

实践创新必须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些是实践创新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以“党校姓党”为例对此进行了具体说明。党校是党的学校,是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履行着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重要工作。党校姓党就是要始终高举党的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事业为事业,以党的使命为使命,把党这面旗帜举高举稳。党校姓党必然要求姓“马”姓“共”。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人是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目标的奋斗者。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没有共产主义理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与精神支柱,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干事业的“本”。党校要明确自身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对各种社会思潮要明辨与审思,既要发声亮剑,也要解疑释惑,以热忱的使命担当和过硬的素质技能建设好、巩固好党校这块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沿阵地。这就为党校的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党校的科研工作必然要以党的中心工作为旨归,以党的思想研究为使命,把学理道理哲理讲清讲透讲活,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实践创新需要采用的合理路径如下。一是要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勇担新使命。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多年文明中的精华,要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中获取增强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要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要搞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要吸收最新史学研究成果,及时对我国古代历史部分内容进行完善,以完整准确讲述我国古代历史,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二是要在革命文化的培根铸魂中体现新担当。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从落后时代、跟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使社会主义中国稳步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中施展华,将家国命运同个人追求紧密结合,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和自觉的文化传承使命凝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合力。三是要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守正创新中展现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作品写在民族复兴的中国大地上,演在文艺繁荣发展的时代舞台中,唱在人民迈向历史新征程的伟大赞歌里。文艺作品只有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才能成为时代的号角。广大文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主题、捕捉灵感、反映变迁、描绘图谱,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牟成文,华中师范大学二级教授,政治学部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

文章来源:《宁夏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

编辑:宋婉约

校对:许栩

审核:牟成文